网络时代,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影响着人们的认知与观点。小红书,作为年轻用户高度聚集的社媒平台,在充满营销机遇的同时,也暗藏着巨大的舆情风险。前段时间,亿仁网络在协助长沙某品牌进行小红书获客时,就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负面舆情危机。不过好在我们发现及时、应对迅速,将这场网络风暴扼杀在了摇篮里。
事故始于一条不起眼的用户“避雷贴”,该帖指出贴主在该品牌旗下门店消费时遭遇了“侮辱”,体验非常不好。发现帖子后,我们迅速联系了贴主与品牌方,并促使双方解除了误会。然而,在原主删帖后,平台上却陆陆续续冒出大量类似的负面笔记及言论。我们在清查所有发布负面信息的账号后,发现基本都是新号或“僵尸号”, 再加上与原贴主和品牌方的沟通,最终确认是该品牌竞争对手抓住“把柄”后的恶意抹黑。
面对这种低端又下作的拉踩造谣,我们选择直面对手。一方面,联系小红书官方,举报不实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素人账号发布该品牌的正面消息,将负面舆情压下去。双管齐下之下,效果立竿见影,很快就遏制了负面舆情的扩散。这次成功的危机公关,让我们意识到掌握小红书的舆情监控技巧及负面舆情应对策略,对于当下的品牌而言至关重要。接下来,亿仁网络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红书舆情”的实战经验和专业知识,希望这些干货能为更多企业在网络营销的道路上保驾护航。
防患于未然,小红书舆情监控少不了
在认识到小红书作为品牌舆情重要阵地的关键性后,我们首先要构建起一套高效、精准的舆情监控体系。这不仅是对市场动态的敏锐捕捉,更是对品牌声誉的积极守护。接下来,亿仁网络将从五个维度,深入探讨如何具体地实施小红书舆情监控,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保驾护航。
一、设立专人进行舆情监控工作
舆情监控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扎实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方能实现无死角的全方位守护。因此,企业一定要设立专门的人员,负责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应对工作。这个岗位或团队的人员,应熟悉小红书平台的运营规则和用户行为特点,能够准确把握舆情动态和趋势变化。对于体量较小、舆情不多的企业,为降低用人成本,这部分工作可以由营销或行政相关的人员,经相应培训后进行兼职,也可以直接外包给专业的网络营销或是舆情公关团队。
二、构建全面的监控框架
我们可以围绕创始人、品牌名、产品名、行业趋势、竞争对手等核心要素,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监控框架,然后对照着这个框架,进行实时监测。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监测、突发事件监测、竞品动态监测等多个层面,确保不漏过任何可能影响品牌声誉的信息点。
三、设置灵活的监控策略
监控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充分考虑品牌特性和市场需求,实时调整。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监控目标,设置不同的关键词组合、监控频率和报警阈值。例如,对于新产品上市期间的舆情监控,可以加大监控力度,缩短监控周期,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此外,企业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反馈,不断优化监控策略,提高监控效果。
四、合理利用第三方工具和技术
为了提升监控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可以适当地采用一些第三方平台的工具或技术,来补足自身短板。一般来说,那些被大量业内人士推荐的工具,都是有其特别优势存在的,比如说具备强大的数据抓取能力、智能分析算法和实时预警功能等等。
五、不断强化数据分析与洞察能力
舆情监控的核心在于数据的分析和洞察。我们收集到舆情数据后,不要放任不管,而是应该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点。
分析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情感倾向分析、传播路径追踪、影响范围评估等方面。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舆情态势和消费者心理变化,为品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我们还要建立起有效的舆情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负面舆情进行提前预判和防范。
遇事不要慌,小红书负面舆情应对策略分享
当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的传播速度之快,几乎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即便是拥有再精细的舆情监控系统,也难免有“漏网之鱼”。特别是在小红书这样用户基数庞大、内容更新频繁的社交平台上,品牌或个人在长时间的经营过程中,遭遇负面舆情几乎是避无可避。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负面信息轰炸,我们该如何有效应对?
一、先捋清负面产生的原因
基于网络和市场环境的复杂性,负面舆情产生的原因同样错综复杂,不过总体来说,都逃不过以下三个大方向。
(1)企业自身原因。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企业大了,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能在内部消化,而内部消化不了的问题,就可能流向市场形成打击品牌声誉的利器。
其实企业自身翻车的情况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可以总结为这几种:一是产品或服务质量不达标,导致用户体验差,比如今年六月的胖东来凉皮事件;二是营销手段不当,如蹭错热点、误导性宣传,引发消费者不满,比如奥运期间伊利的半场开香槟事件;三是内部管理不善,领导或员工言行失当、品牌价值观冲突等被曝光,比如前阵子被群众口诛笔伐的百度公关副总裁争议言论事件。
(2)客户方面的原因。用户对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满意度是品牌口碑的晴雨表。当用户对产品质量、服务体验、售后服务感到不满或是与企业产生某些误会与矛盾时,他们可能会选择在小红书上发布负面笔记,以此作为泄愤或提醒其他潜在消费者的方式。这些真实的用户反馈,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发广泛关注,形成负面舆情。
(3)第三方的原因。这个板块最常见的就是竞争对手的恶意造谣和不良媒体的断章取义。在商业竞争中,一些道德低下的同行,可能采取不正当手段,如编造虚假信息、夸大事实或恶意抹黑竞争对手,来提升自己
的市场份额或破坏对手的品牌形象。这类行为往往具有隐蔽性和针对性,对品牌造成的伤害尤为严重。而除了对手外,到处博眼球的媒体、网红也可能为了“素材”、“爆点”,成为把企业拉下水的罪魁祸首,需要小心提防。
二、针对不同情况合理应对
当某些诱因引发负面舆情后,常常在小红书上以避雷贴、投诉贴等负面笔记,扎堆吐槽等负面评论以及针对品牌或产品问题形成固定话题等形式出现,这些负面内容往往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形成对品牌或个人形象与口碑的严重伤害。我们一旦发现负面舆情,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快速了解事情全貌,并根据实际情况,以公开、透明的态度进行回应。
针对自身原因导致的负面,可以采用立即道歉、内部整顿、重塑形象的步骤进行应对。首先是发布澄清公告或道歉信,比如对于因不当言行引发的负面舆情,我们要迅速抓住人们批判的要点,发布澄清公告,向公众解释事实真相、处罚结果,表达歉意并承诺改正。然后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确保品牌价值观与用户期待相符,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最后就是通过发布正面内容、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积极修复品牌形象,重建消费者信任。
针对客户原因导致的负面,第一步就是与客户取得联系,积极沟通,了解他们的不满和诉求,提出解决方案并尽快实施,以恢复客户信任。最好是能够说服客户用他的账号和视角去发布误会解除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更具说服力。做完这些后,还要根据客户反馈不断优化产品功能和服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让大家看到品牌的诚意。
针对竞争对手的恶意造谣,我们需要全面收集造谣证据,包括截图、链接等,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然后向小红书平台举报竞争对手的违规行为,请求平台介入处理。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不过,在现实中,处理舆情往往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常常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发生。比如与品牌产生误会的客户不愿意接受调解或是已经造成太大影响,双方后续澄清内容无法覆盖负面信息;起诉对手成本过高、证据收集难度太大,无法与其正面对峙等等。这时,我们就只能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来更快速、更大程度地降低负面舆情产生的影响。常见的方法主要有这几种:
(1)通过KOL进行优质笔记种草:利用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发布正面评价和使用体验,引导舆论走向积极方向。
(2)优化关键词的搜索结果,进行SEO占位:收集大批量的KOC账号,发布带有品牌或产品关键词的高质量笔记,通过正面内容覆盖负面信息,提升品牌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把负面舆论压下去。
(3)对评论区进行管控和引导:密切关注品牌相关笔记的评论区,及时删除或举报恶意评论,同时引导用户发表正面、建设性的言论,降低负面舆情的影响范围。
在小红书这个充满变数的舆论场上,每个品牌都是时刻面对着未知风浪与挑战的航行者。每一次负面舆情的出现,都是品牌公关能力的一次实战演练,更是提升品牌忠诚度和公众信任度的宝贵契机。想要获得长远发展,我们必须以更加专业和敏锐的姿态,用真诚的态度、专业的素养、创新的思维、果断的行动,去回应每一个声音、满足每一份期待,守护好品牌在营销阵地里的口碑与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