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一词,起源于围棋术语,原本指的是下完一局棋后,对弈者把对局过程重复一遍,并通过全局复演,总结出对局中的招法优劣与得失关键,找出需优化改进的方向及方法,从而提升棋手的专业能力。如今,复盘这一概念已然沿用到了方方面面。对于小红书运营而言,复盘同样是优化营销策略、提升投放效果的有效途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如何通过有效复盘,让企业的小红书运营蒸蒸日上!
复盘的思维逻辑:GRAI框架
戴维·加尔文在《学习型组织行动纲领》中提到过一个观点: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迅速成为学习型组织,首先需要具备“不犯过去犯过的错误”的特质,而复盘就是避免犯重复性错误的重要手段。这也代表着,我们在进行复盘时,必须保证好两个思维模式,即“纠错思维”和“成长思维”。
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回顾和反思,看到自身的不足与缺陷,意识到与目标的差距,并思考如何纠正,而不是单纯地去自怨自艾、推卸责任。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吃透“纠错”步骤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并从中找出改进的方法、成功的秘诀,持续完善自身的营销策略,不断提升账号数据。也就是说,有效复盘的核心逻辑在于“纠正错误与巩固成功”,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经典的GRAI框架就是非常好用又好学的复盘方法。
“GRAI复盘法”是一个全程围绕目标,通过分析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偏差,并从中找出原因、总结规律的复盘方法。它的四个字母即为该方法的四个步骤,首先是G(Goal 回顾目标),随后是R(result 评估结果),继而是A(analysis 分析原因),最后是I(Insight 总结经验)。这个方法逻辑严谨、可操作性强,能够很好地可以让我们在小红书运营中快速清晰的总结有效经验,实现有效复盘。
实操要点,如何走好复盘的每一步?
前面说到GRAI思维是复盘的底层逻辑,接下来我们就结合小红书的运营情况,从GRAI复盘法的四个要点,一项一项地说说每一步具体该怎么走。
一、回顾目标
首先,我们要罗列出自己最初设定的目标,包括总目标、核心目标、执行目标等。简单来说,就是这段时间的运营,主要任务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粉丝量、提高互动率还是单纯的获取更多客源。同时,为了后续的结果评估更明确,我们还需将目标尽量数据化,确定好粉丝数量增加多少算合格,互动率提升的比例应达到多少,获客目标有多少,究竟是要到联系方式就算获客还是必须成单才算获客等等。
比如说,我运营了一个家装企业号,那么我就可以设定这样一个系列的目标:每周产出5篇笔记,其中至少有1篇达到50+的赞粉评论,吸引100+粉丝关注,获取20+客户电话。这样,一周工作结束后,我们就可以把这些目标重新翻出来,去与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
二、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其实就是考核任务目标的完成度。在第一步的“目标回顾”中,我们已经将拿到任务时,设定的原始目标一一罗列出来,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将这些目标一条条地去与最终的成果作对比,回顾当初设定这些目标的初衷是什么,具体的执行方案有没有偏离原先计划,如今获得的结果是不是达到了既定标准。一般来说,小红书需要考查的结果其实就是各个方面的数据,具体可以分为账号数据和笔记数据两个板块。
(1)账号数据的评估
我们在进行账号数据的评估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有互动率、转化率、粉丝画像。首先我们需要点进app的创作中心,在这里,可以看到账号7日和30日的观看量、互动数及转化率。
观看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眼睛,这个数据和曝光量是不一样的,曝光量指的是内容的展示次数,而观看量是用户点击进去查看的次数。
互动数指的是用户针对笔记的点赞、收藏和评论数量,其与观看量的比例即为互动率。互动率越高证明我们的内容越优质、越有讨论价值。简单来说,用户认可我们的观点,才会给我们点赞;用户觉得我们的内容有用,才会选择收藏;用户对我们的内容产生了共鸣、激起了交流欲望,才会留言评论。
转化率其实就是涨粉率,这个逻辑也很简单,就是用户认可我们的内容-产生兴趣-进入主页-越看越喜欢-选择关注-持续关注我们的内容,一旦达成这个闭环,就算成功获得了一个转化。不管是观看、互动还是转化,都是越高越好,但前期阶段也不要好大喜功,设定目标和评估结果时都要选定合理范围,以免打击信心。
观看量、互动数及转化率的基础数据下方,还有一个观众来源分析,这个板块的数据需要时常关注。在这里,观众的来源被分成了四个板块,首页推荐、个人主页、搜索和其他。首页推荐的比例高,说明我们的内容被平台认可,账号状态良好;搜索的比例高,说明我们的赛道热门、关键词设置合理,可以继续按照当前规划发布内容;个人主页比例高,则说明查看我们内容的大多是老粉丝,平台推荐与曝光受阻甚至可能账号已被限流,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其它来源的数据一般不会有太大波动,如果这个板块的数据非常高,那也说明我们的账号处于一个不正常的状态。
再来说说粉丝增长情况和粉丝画像。正常情况下,健康的账号粉丝增长曲线一般是处于一个波浪式上升趋势,它可能会因为账号内容、活动发布、产品周期,出现小幅度地上下浮动。但如果粉丝流失过重,那就要审视近期的运营,是不是存在人设走偏、观点不对、广告过多等情况,及时改正。粉丝画像部分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粉丝的年龄、性别、地域等特征,我们可以从这些指标中,找到自己的精准人群,今后就能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地重点突破。
(2)笔记数据的评估
笔记数据指的是单篇笔记的数据情况,这部分的数据相对来说比较杂乱。需要重点关注的则有点击率、互动率、赞粉比和笔记分享。
点击率就是阅读量与曝光量的比例,举个例子,我们的某篇笔记曝光给了100个人,其中有10个人点进了笔记详细查看,那么这条笔记的点击率就是10%。一般来说,点击率在11%以上就可以算作是优质笔记了。而如果我们的点击率持续低迷,那就需要对封面、标题、选题等内容进行重点优化。
在互动率的评估上,我们可以将单篇笔记的互动率与账号的互动率作对比,看看这篇笔记在整体笔记中处于哪个档次。一般来说,互动率需要达到5%以上才算合格,如果能达到10%以上,这篇笔记就十分优秀,后续可以模拟该文进行批量的爆文生产。
赞粉比指的是某篇笔记的赞藏数与涨粉数的比例,一般来说,这个数值处于2~10之间都是正常的。如果比例超过了10,证明我们出的爆文转粉效果差,需要思考是否内容不够有深度。
笔记分享的数据就很好理解了,毕竟只有有看点、引发共鸣了的笔记,才值得用户分享给他人,所以这个数值必然是越高越好。
三、分析原因
目标定了,结果有了,目标和结果之间的差距也已经对比出来了,这时候,我们就要开始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是GRAI复盘法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影响到今后运营效果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要从所有数据中,找出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并想出克服它的有效途径。
比如,达成了目标,成功的优势在哪,该如何保持;未达成目标,是哪个板块拖了后腿,不足之处是怎么导致的,又该如何改善。实操时,我们分析的角度越多、拆解的数据越细,发现的问题也就越深入越有价值。至于如何更好的做分析,亿仁网络分享几个比较经典的方法论供大家参考。
(1)过程法。过程法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于分析事件或活动的执行过程。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识别和分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并找出问题所在。比如说我们在小红书运营复盘时,可以从策划选题、内容创作、发布推广等各个环节逐一去回顾和分析运营活动的执行过程,找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二分法。我们可以将问题分为两个对立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得出非此即彼的结论。比如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个人原因或团队原因,主观原因或客观原因等等。具体在小红书的运营复盘中,可以从内容类型(图文、视频等)、选题方向、推广模式等不同方向,去找出策略的有效性和问题所在。
(3)矩阵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相对复杂的情况,它需要将问题分为两个维度,形成交叉的四象限去分析。例如说某个风格的图文在某个时段的效果如何,针对某个用户群的内容采用何种推广模式更好等等。
(4)要素法。我们可以把某个核心要素拧出来,单独去分析。比如发布频率和发布时间,在其它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到底是一天一篇好还是两天一篇好,上午好还是下午好。一旦找出各类要素的运营规律,后续就会方便很多。
四、总结经验
复盘到最后,就是要通过上面的深度分析,从表象中找出规律,总结所有经验教训,得出后续的改进措施,这样才能持续提升。一般来说,迭代后的下一阶段的营销规划,至少需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1)账号优化
品牌在经过一个阶段的营销后,需要确定这个账号及账号矩阵的人设定位和主页设置是否符合市场需求,需不需要做出更改完善。
(2)内容优化
我们需要从数据反馈中深入分析,找出受欢迎的内容方向,然后在下一阶段的运营中加重这一部分内容的输出比例,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3)推广优化
结合前期广告投放的数据表现,重新确定广告预算和投放策略,摸索出最合适自己的方向与出价范围,为下一阶段的引流获客打好基础。
由于网络环境瞬息万变、平台规则日日加严,以前的避坑方法过了几个月就不能用了,曾经的涨粉技巧也会变成空谈,所以我们在不同阶段的复盘中,得出的经验结论,可能会不一致。但不管怎么样,只要我们跟着数据走,跟着结果去不断改变提升,我们就能走在小红书运营的前沿,而不是被平台抛弃。
不管是做小红书还是其它社媒平台,复盘都是保证内容质量、提升账号数据不可缺少的环节。一次有效的复盘,就像高三时的系统性复习,它能让我们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查缺补漏。这样,我们在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时,才能不走歪路、正中靶心。作为一个深耕网络营销十余年的专业团队,亿仁网络一直倡导的原则就是“以结果为导向,用数据说话”。
正因如此,我们在项目运营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阶段性的深入复盘,竭尽全力使每一个项目都能打出漂亮的成绩。这些年来,亿仁网络操手了各行各业的无数案例,也积攒了许多宝贵的运营实战经验,大家在小红书运营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懂的疑问或发现了什么独家心得,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畅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