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80%的购买是基于感性的情绪而不是理性的逻辑”,作为营销人,对于这句话可以说是深表赞同。特别是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开始从物质满足向精神满足进发,新一代消费者对自身情绪与自我表达越来越在意。
比起传统营造高端的营销方式,他们更愿意为能与自己达成情感共鸣的品牌买单,他们愿意通过消费来完成自我满足和情感宣泄,因此,近些年来,情绪营销成为了一种十分火热的营销新方向。
直击“痛点”的情绪营销大法,究竟有多上头?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情感驱使,而情绪营销能通过创造和激发消费者的情感体验,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并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因此,这个营销方法一直是各大品牌方吸引消费者、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其中,被人们戏称为“快乐水”的可乐,就是“情感营销”中最具成功的代表之一。
我想,无论是特立独行的老一代人群,还是标新立异的Z世代人群,可乐应该都是大家心里的饮品NO.1.。尽管如今各种新生代品牌不断崛起,饮料品类也多到让人目不暇接,但都不足以撼动“快乐水”的地位,毕竟,它的群众基础实在是太高了。当今可乐界两大泰斗,一个百事一个可口,在“快乐水”的情绪营销上,私以为可口更胜一筹。
比如,可口可乐1948年的宣传文案“哪里好客,哪里就有可口可乐”、1971的文案“我想为世界买瓶可口可乐,用真心感动你”、2006的文案“生活的可乐一面”等等,这些文案虽然咋一眼看去平平无奇,但就是这份“接地气”最能打动人的情绪。如今媒体越发发达之后,可口可乐更是持续性地在各种社交平台传达自身的“快乐”理念,不断加强品牌和“普通人的美好生活”的紧密相关,其本质上就是一种拨动消费者心理依赖的情感营销。
除了可口可乐之外,国人都熟悉的零食品牌旺旺还有最近暴热的多巴胺色彩等,其盛久不衰或全网跟风,情绪营销都起了很大作用。所以,综合来看,情绪营销在品牌宣传中的适用范围和优势都在非常大的。亿仁从不同角度简单概括了一下情绪营销的突出优势,接下来罗列给大家看一下。
(1)建立情感链接,这是情绪营销最明显的一个优势。情绪营销能够刺激人们的情感,使他们与品牌产生情感联系。通过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品牌能够建立起忠诚度更高的品牌关系,增加品牌忠诚度。
(2)传播品牌价值观,这一点对于大型品牌来说尤为重要。毕竟情绪营销主打的就是情感传递,而品牌正好能够通过传递积极的情感信息,树立起自己的形象,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而且当品牌与消费者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后,也能吸引更多与品牌价值观相符的更优质的目标群体。
(3)增加社交互动,这一点在以前的传统营销中优势不明显,但如今90、00一代年轻人活跃起来后,就变得很有必要了。因为对于自我认知更清晰、自主意识更强的新一代人,如果能够与品牌进行互动、参与进品牌的宣传推广中,那么他们对于该品牌的认可度就会暴涨,这时,不仅品牌的口碑能大幅增长,传播度也能不断通过人群裂变而迅速扩大。
(4)影响购买决策,情绪营销能够通过情感引导等手段,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并促使消费者更积极地参与进购买当中,这是该类营销方式最直接的一个作用,比如说近几年很火的“野性消费”,就是情绪营销带来的后果。
关于野性消费,亿仁曾经详细分析过白象事件,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蓝字查看全文《亿仁思考:现象级“野性消费”白象品牌的背后?》。
品牌进行情绪营销时,应该注意什么?
显然,“情绪”已成为Z世代扩宣传、促消费的关键战场,所以不管深处什么行业,都需要在这方面下点功夫。那么,品牌方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打出成功的情绪营销,具体需要注意的点在哪里?接下来,我们就一步步分析一下。
(1)找准情绪发力点
情绪营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情绪”,情绪对了一飞冲天,情绪错了万劫不复。因此,品牌进行此类营销时,一定要时刻关注并总结当下的社会现象和热门事件,深入挖掘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最终从中找出符合自身定位和产品属性的情感需求,以求能直击消费者痛点。
比如说去年双十一期间,辣条巨头卫龙打出的“佛系营销”,就精准地打在了想躺平摆烂的年轻人的“痛点”上,而且辣条作为消遣类零食,和“佛系摆烂”的锲合度也很高,所以卫龙的那次营销做得相当成功。如果大家想了解该场营销的具体详情,可以查看我们之前写的文章《“佛系”卫龙从未摆烂,他已经悄悄把年轻人的心思都琢磨透了!》。
(2)放大情绪,引起共鸣
品牌一旦抓住了和消费者共通的“情绪”,那么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放大它并让它成为消费者和自身的羁绊。这时只要运作得当,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就能产生共鸣,并达成一份“我们懂你,你不孤独”的默契。我们之前提到的“白象”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在“土坑酸菜”的食品危机中,他及时地站出来,用自身过硬的品质和消费者站到了一条线上,就好像在烽火连天的战争中,为千千万万消费者搭起了安全的庇护所,效果可以说是相当炸裂。
另外,同样被“野性消费”冲击,最终达成翻红并翻身的还有鸿星尔克,它在自身财务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向灾区捐款捐物,最终导致无数网友冲进其直播间、门店疯狂消费,并赢得了“国货之光”的称号,也是实实在在“赢麻了”的经典案例。
(3)构建起优质的场景与体验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以商品为载体,为消费者构建优质的场景并引导其体验,让他们获得感官享受和情感共鸣,从而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获得他们的价值认同和归属。最终目的是为消费者留下独具特色的产品或品牌印象,获得更多的产品或品牌溢价。因为只有在特定场景下,精神层面上的情感才能变得具象,消费者身处其中,在代入该场景时才能更好地感受到慰藉。”
不管是打情绪也好,还是走别的路子也好,营销到最后,总归要回到品牌和产品。所以我们不仅前期的声势要大,将消费者吸引过来后,也要给他们搭建起优质的场景,并带给他们良好的体验。比如说前面的鸿星尔克,当一大波路人进入直播间后,他们做的不是一味推销,而是呼吁大家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购买。这一波又拉来无数好感,也是鸿星尔克彻底翻红的重要一步。
(4)长期发展,可以选择将情绪转为IP
如今基本上所有品牌都面临着如何有效年轻化、如何让年轻人心甘情愿地买单的问题,而情绪引导和打造IP,都是品牌年轻化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将与品牌绑定的情绪IP化,不仅能使品牌快速被年轻群体接受,还能使品牌推广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方向。像前几年很火的奶茶品牌“丧茶”,就是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丧文化”以及深深困扰年轻人的“丧情绪”作为了自身IP,从而瞬间火遍大街小巷。
还有日本熊本县打造出来的非常呆萌的“熊本熊”、以“实在、真诚、爽快”为代表的的“淄博烧烤”、贱萌贱萌的蜜雪冰城“雪王”等等,这些IP的情绪感染力都是非常强的。其中,“淄博烧烤”作为少有的没有实体形象的文化类IP,我们之前也有写文分析过,大家感兴趣可以移步《山东小城淄博因一串烧烤火遍全国,果然学会玩转IP营销对哪个行业都很重要!》 查看全文。
美国著名广告创作大师李奥·贝纳曾说过:“好的广告不仅是在传达讯息,它总能以温暖人心的情感力量,穿透大众心灵”。广告营销的目标是打动消费者,如今人们的情绪不再内敛、需求不断更迭,所以能满足消费者情感上的满足与心理上的认可的广告,必然更能占领受众心智。作为品牌方,如果能够精准洞察不同受众人群的微妙情感,适时地塑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营销,打造起被人们所认同与喜爱的形象,那么该品牌就能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品牌的发展和扩张也能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