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家都知道内容其实是营销的核心,不管是投放文案板块还是原生内容板块,包括不同的平台上面,内容的表达方式也都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内容这个点。
首先来看个调查报告,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内容营销策略分析报告》显示,对用户而言,现有内容营销最大的痛点在于内容体验的不悦,因为“内容营销与内容关联度较低”和“内容营销对我观看内容造成了较大的打扰”而排斥内容营销的用户占比分别达到37.9%和36.5%。
那么应该如何才能打造创新有趣的内容?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在当下这个时刻能够吸引到用户?在当下内容消费市场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觉得没有人能够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事应该分二块来解答,一块是讲不同的平台,内容的呈现方式,或者说用户愿意接受的方式,另外一块应该是跳出内容来看内容,看看我们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我们今天先来讲不同的平台,内容的呈现方式,如何让用户更容易接受。
现在主流的几大平台,知乎、小红书、B站、抖音、微信、微博。每个平台的表达方式都不同,一定要适应平台,内容才会有价值。
1.知乎
自从百度入股以后,开放了邀请制,知乎慢慢被大众所接受。2010年,知乎上线。在邀请制模式下,知乎迎来了首批进驻的200位用户。这200名用户大多是互联网圈的领军人物和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如李开复、王兴、王小川、徐小平和马化腾等。
在知乎上线后的40天里,他们在知乎上创作了8000个问题和2万个回答。2013年,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不到一年时间,注册用户就从40万急速增长到400万。就2020年平均移动月活用户和收入而言,知乎是中国最大的问答式在线社区,也是中国前五大综合在线内容社区之一。
当然知乎的SEO板块是非常出色的,用SEO行话来说,内容为王,外链为皇,用户体验为皇上皇。
讲了这么多的平台周边,我们回到问题的核心。知乎平台,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在平台上呈现我们额内容?
我觉得首先知乎是一个科普和学术平台,企业经营知乎号首先是需要体现自己的专业性。但是不能落入俗套,要通过各种段子、鸡汤、讲故事等方式来让大家感受到公司的专业水平,而不是冷冰冰的科普知识讲解,这样是没意义的。
公司的知乎企业号一定要是公司的专业玩家,用公司产品的专业性,来给客户提供一些有趣好玩的知识。一定是要用玩的态度来对待知乎这个平台,某句出彩的讲解、不经意的话语,方能体现你公司在知乎平台上的段位以及你在行业的地位。
2.小红书
我们再来看这个女性种草平台。小红书创建于2013年6月6日,最开始是以社区内容分享为主,从分享美妆、个护,到后来又涉及到运动、旅游、家居、旅行、酒店、餐馆等内容的分享,并引导用户进行交易。
我们再来看小红书的人群定位,9成以上都是女性,主要集中在25岁到35岁这个年龄段,地域主要分布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内容方面,虽然也涉及到视频、直播等板块,但是更多的还是图文形式。
打开小红书,你可以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美,美图、美食、美景、美女。所有的一切都是美的、精致的。是不是发现小红书的内容应该怎么做了,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用户的口吻来表达出你对产品的看法,当然你的图文、一定要精美,你可以定位为小红书是公司的封面代言人的角色,颜值第一代言人。
3.B站
算是一个这几年起来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风口平台,他被大众认知接受的方式更多的是鬼畜视频和弹幕机制。虽然无脑,但是确实能够让你记忆深刻。后续很多的视频广告有些也是借助了这种宣传模式来加深用户对产品的记忆。
用户人群来说,更多的是新的Z世代,能够接受这种方式。对于内容来说,建议要往无厘头、洗脑的方向去靠。
4.抖音
现在最流行的短视频平台。和小红书、知乎一类的平台不同,他更多的是通过小视频的方式来传播。抖音,是由今日头条孵化的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该软件于2016年9月20日上线,是一个面向全年龄的短视频社区平台。
据知乎行业报告优选指出,抖音日活达6亿,日均视频搜索次数达4亿。年龄层次基本上从00后到50后,基本都在选择观看视频,毕竟操作是很方便的。
那么在内容表达上面,抖音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我认为抖音更多的是代入使用场景,体现产品优势、卖点,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就是要感同身受。现在有些号喜欢搞一些情景剧之类的,其实还是要看产品属性。有些相对产品本身比较特别的点,表达出来效果也一般。
建议尽量挖掘产品卖点的场景表达即可。你可以抖音理解为表达多面手,不同的场景展示不同的点,让客户关注起来,慢慢沉淀心智定位获得用户认可。
5.微信
这个大家肯定不陌生。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由张小龙所带领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
不夸张的说,基本上每个人的智能手机上都装了微信这个app。大家聊天基本上都是用微信来聊天。微信为了配合B端也推出了企业微信、微信公众号之类的。在pc时代,一个企业主要靠网站来体现自己的实力和形象。移动时代来说,除开移动端网站更多的就是使用微信公众号来承载官网功能,包括公司介绍、产品展示、提供咨询、售后服务等服务功能。他是企业的宣传展示必选之一。
说到内容这块,我认为微信提供的内容应该是一个行业领域的专家,打造专家人设IP。在行业里面,体现自己是大师,自然就把专业性就融入了推文当中。用户选择你,是因为信任你。信任你的前提,是因为在某个特定的场景里面你是最好的。现在选择那么多,如果你是一味的自吹自擂,基本没人去关注你的。作为企业,首先就是要关注你的使用人群,解决他们的问题,才能创造你的价值。
6.微博
这个pc时代的产物,现在仅剩的是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已经于2020年9月28号暂停服务了。
存在即合理。
现在很多人还是会去关注新浪微博的热搜板块,很多明星的行踪也是通过热搜来扩散。
那么微博的内容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微博和其他平台不一样,他可以每天发很多条,我建议是拟人化IP运作。确定好每天的时间节点,进行内容传播,还可以跟踪实时的热点配合传播。相当于每天的发言人,借助热点、状态时不时的表达下情绪。
总的来说,各个平台的发展阶段不同,表现形式不同,企业面对内容也是要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传达信息。不同的平台、不同的人群定位,都去认真思考。不花心思,停在表面,实际上是没法把内容做好的。如果精力不够,可以选择打通某一个平台,也能获得很好的效果。